新聞中心
呼吸清華有以期
呼吸清華有以期
2018年3月28日,清華大學江蘇招生組組長、工程物理系黨委書記、博士生導師周明勝教授一行蒞臨我校,在市教育局局長王勁松、校長鄒施凱等領導的陪同下對我校進行了考察,并在學校報告廳作了以“選擇清華,成為肩負使命、追求卓越的人”為主題的講演。
周教授的精彩講演引起了高一年級廣大同學極大共鳴,激發(fā)出他們奮斗的熱情、堅持的信念和拼搏的力量!仰星塔下,清華撲面;攬月湖畔,春潮涌動?,F采擷三朵美麗的浪花奉獻給春天的你。
即使明日天寒地凍
江蘇省東臺中學高一1班 成艷菲
從清華大學周教授的講座中,我們可以感受到清華人嚴謹的治學作風、培養(yǎng)國家棟梁的熱忱以及對東中莘莘學子的關懷。充滿人情味的校慶日選擇,系主任親自為本科生教學的熱情、以及嚴格的人才引進,這些細節(jié)讓我們體會到清華大學師生求真務實、“行勝于言”的態(tài)度。每年58億的科研經費、全國領先的院士教授、無數杰出校友的事跡,則體現出清華大學領先的教育地位。
講座結束后,同學們紛紛回憶起去年暑假在清華園的見聞。環(huán)境、伙食、親切的教授,處處體現出清華這所百年老校的人文氣息。而作為國內頂尖的高校,清華科研力量之雄厚更是毋庸置疑。這次講座提及的計算機專業(yè)“姚班”,已經成為我們班很多同學的目標。清華大學“最優(yōu)秀的本科教育”的承諾,也讓我們感受到她作為一流學府的底氣與自信。樸素治學、實事求是,“自強不息,厚德載物”,是我們心目中清華大學的形象。
“要有最樸素的生活和最遙遠的夢想,即使明日天寒地凍,路遠馬亡。”我們班許多同學在填寫高考目標時,都填寫了清華大學。誠然,清華大學對于高一的我們來說,還只是遠方朦朧的燈塔,但我們會堅定自己的信心,迎難而上。就算學習之路上遍布荊棘,我們也會用汗水將它澆灌為成功的鮮花。雖然考上名校需要“堅忍不拔之志”,但我們相信,同學們一一定會志存高遠,一定不會辜負期待!
三月,逐夢清華
江蘇省東臺中學高一2班 吳妍
是三月末的春天,原屬于夏季的熱浪競毫無征兆地涌了進來。天空,是不必令人擔心的藍,陽光,總是不需要任何吩咐地照耀著,熱情的光點洋溢著幸福,少年們,翹首期許夢中清華。
噓――云淡了,風凝固成了一排排金黃洶涌的浪頭,安憩在校園的花木間。倏地,玉碎般清脆的歡笑聲在教學樓間徘徊,打破了靜謐的時光,又一古腦兒地卷入了禮堂。
掬一捧恬淡的歲月,聽一段躍動的心跳,賞一朵綻放的芬芳。在這熱情希望的季節(jié),一顆顆純真的心靈開啟了與水木清華的神奇邂逅。
悅耳的鳥鳴在甜蜜的空氣中飄浮,灼灼桃花雖無言,卻也迫不及待地宣告著她們的欣喜。周明勝教授在經久不息的掌聲中開始了他的講話。
清華園,別樣地美。在周教授的介紹中,我仿佛早己置身清華園,欣賞她的別樣風光。春天的工字廳在百鳥中喚醒,曲廊縈回,雕甍繡檻,朱欄畫棟,相映成趣;夏季的“水木清華”在荷花間歡歌,秀水環(huán)攏,林山相擁,菡萏之艷,垂柳之妖,流水緩流,令人神馳;秋天的清華路在秋風中搖曳生姿,金燦燦的銀杏葉編織了金黃色的毯子,平添一份獨特的浪漫;冬季的聞亭的風雪中挺立不眠,更覺莊嚴……漫步清華園藍天白云之下,聞亭高聳彰顯君子之風;水木清華之側,鐘鳴瓦釜宛若天籟之音,精巧樓宇之中,更有莘莘學子的滿腔熱血。
經周教授介紹,我們進一步了解了清華的現況。
國家投入五十多億的雄厚資金,重視清華本科教育,培養(yǎng)清華學子成為棟梁,是對清華的信任,對新時期少年的期望。仰望清華,在世界上,計算機“姚班”與工程專業(yè)位居榜首,法學,生物科學等專業(yè)實力亦不容小覷。同時,清華也注重提升國際視野,促進國際交流,增強多元化學習,實現了眾多學子赴外深造見識世界的夢想。
清華,在教授知識的同時,更加注意價值觀的培養(yǎng),提升學生實踐能力,形成“價值――能力――知識”三位一體的教育模式。平時,幫助同學甚至是陌生人做一件小事,或許便會收獲未來廣闊舞臺上共奮斗的同伴;泡一天的圖書館徜徉在墨香繚繞的天堂,或許那兒正是你人生的轉折點,積極參加 社會活動,在危險殘酷的世界將自己打磨,或許一顆耀眼的鉆石會在前方道路上閃爍……誠為筆,善為墨,在潔白的人生畫卷上盡情地用淵博的知識揮灑斑斕;勤為羽,進為翅,在蔚藍的生命天空中忘我地用豐富的經驗翱翔天際。這是千萬清華人的目標,也是我們東中人的共同理想。
掌聲再次回響。
教授慷慨激昂的陳詞如若三月東風,蘇了心頭。眼前仿佛早已不是闊朗的禮堂,水木清華正迎面走來。暢游偌大的校園,春光都因清華而潑灑得擲地有聲,這樣爛漫景色,如何不令人陶醉?專注于高配置的實驗,空氣都因嚴謹而凝結成冰,這樣的嚴肅氛圍,如何不令人欽佩?清華園許是那令人心生敬意的最高學府,但它對于我而言,更是一個觸手生溫的理想,一個心之所向的遠方,一場漫漫征途的目的地,……清華恰如一盞信仰,無論黑暗幾許,一星之亮點在遠方等候,又如一泓明凈,無論濁幾分,一汪清泉總在心中執(zhí)著。以夢為馬,不負韻華。為清華,為人生,燃燒歲月,放飛夢想,我無怨無悔!
風正在安靜地醞釀著,等待豐收的黃金時代。
掌聲中,我們送走了周教授,迎來了自己心底深藏的夢想。我仿佛看見,禮堂上空浮動著的不是云,不是風,而是一顆顆充滿希冀的心。
陽光三月播下夢的種子,不遲!
立德立言清華魂,無問西東問吾心
江蘇省東臺中學高一(3)班 戴思顏
聆聽了“選擇清華,成為肩負使命、追求卓越的人”主題講座。于我,感觸頗深。
關于清華大學,國人皆知,它是國內頂級學府,是無數學子夢寐以求渴望進入的理想殿堂。而它最近一次在我的腦海中刻下印痕,是寒假觀看的一部電影《無問西東》。其名出自清華校歌中的一句“立德立言,無問西東”。影片中有兩個片段,講述了以吳嶺瀾、沈光耀為代表的兩代人在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求知、修身的經歷,描摹出聯大人的真實、正義、無畏與同情。
眾所周知,西南聯合大學由清華大學、北京大學、南開大學三所高校于1938年合立,但清華大學的歷史并不僅限于此。清華大學的前身創(chuàng)立于1911年,至今已逾百年歷史,底蘊深厚。百年樹人,一百多年來,從清華大學走出了一批批優(yōu)秀學子,如學術大師錢鐘書、季羨林、費孝通、鄧稼先、楊振寧等。還有一批治國人才,如習近平、胡錦濤等。每一個他(她),都堪稱“中國的脊梁”。2016年4月22日,習近平總書記在致清華建校105周年校慶的賀信中,對母校作出如斯評價:“清華大學是我國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幟。”
辦學質量上優(yōu),清華大學成了無數中國高考體制下的考生、教師、家長眼中的“學術天堂”,十年寒窗,無數人想鋪就通向清華園的道路,然而,正如一句網文雞湯所言:沒有足夠的努力,你有什么資格去談夢想?學習是一場賽跑,不流下更多的汗水,你有什么權利奢求自己第一個沖過終點線?
周教授在講座中提及一樁軼事:去年,江蘇省高考狀元想報考姚期智教授的計算機科學實驗班,最終成功被錄取??煞植畈淮蟮慕K省榜眼也想進“姚班”時,卻委實經歷了一些波折。
這并不是說我們每個人都要去當狀元,狀元只有一個,也并非只有成為狀元才能成就未來。
事實上,正如我校的校訓“另起一行,我是第一”,換個角度,每個人都會是狀元。這里所要強調的,只是“你的輝煌,將與你的付出成正比”的道理。
勤能煮海,進可登天。 每一個中國孩子,都或多或少有過“清華北大夢”,現在的我,離清華,還有很長很長的一段距離,也許終究無法抵達,但既已出發(fā),我就將在東中的康莊大道上踏歌而行,做個有文化的東中人,做個牢記為何出發(fā)的趕路人。
立德立言清華魂,無問西東問吾心。我在江蘇省東臺中學,我在不斷前行的路上。